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徐启东:假期,是我们工作的好时节

发表时间:2014-03-19     点击:次     编辑:

(记者 庞伟红)1月15日,吃过早饭,我校资源学院徐启东教授赶往天河机场,从上海转机到毛里求斯,与其他22名科考人员一起在路易港登上“大洋一号”调查船,前往西南印度洋,开始为期40余天的中国大洋第30次航次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务。在这艘离家万里的大船上,他度过了2014年的整个春节。

这次航段与以往不同,其主要任务是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探合同区开展勘探工作。以前的航次主要是以科考发现为主,本航次主要是为了在特定的区域履行勘探合同。通俗点说,以前是为了发现是否存在海底硫化物矿化,现在是为了准确寻找和确定海底硫化物矿床的位置、规模和品质,这是一个从科学考察到工程控制的转变过程。

海上作业受天气和设备影响大

我校资源学院和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多位教师参与了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探合同区的研究工作,徐启东教授和几位研究生参加了此航次的科考作业,此次科考全程 180余天,分四个航段,他被安排在第二个航段。在船上他担任地质组长,主要负责地质方面的工作,通过海底的移动摄像系统传回来的海底图像观察地质现象,通过对各类取样设备获得的的样品进行分门别类的登记、编号、辨认描述等一系列地质观察和记录。“各种设备是人的手跟眼的延伸,通过把样品取出并一一识别,就能间接知道海底表面及海底之下2米、4米、6米甚至是20米处的矿产资源的状况,为海底探宝提供最基本的实际材料”,徐启东说。

徐启东之前研究了大量陆地上的矿床,这是他第一次航海经历,但他并未觉得困难。“陆地矿产和海洋矿产属一个大类,研究方法类似,只是两者的勘查手段不太一样。”他说,海洋勘查需在1000到3000多米的深水中间作业,海上风浪大,保证设备的稳定性是一个难题,遇到四五级风浪便必须停止工作,不然放进海里的仪器可能丢失。2月18日18时30分,在非常恶劣的海况条件下,“大洋一号”抓获一组碳酸盐“白烟囱”样品,这是我国在西南印度洋首次抓获的热液碳酸盐“白烟囱”,这是该区发育低温热液活动的重要证据。

西南印度洋烹制“大洋一号”春晚

船上的科考人员被分成四个组,实行24小时轮班制。1月30日除夕夜,“大洋一号”仍然在西南印度洋执行第30航次作业。“虽然说在海上过春节,但我们一点不将就,海上没有网络和电视,只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发送一些小容量的邮件,自然看不上央视的春晚,但船上人员一起聚餐,一起办了个‘大洋一号’春晚,船上人人都露上一手,还有抽奖环节,很开心。”徐启东回忆起整个春节,言谈间并没有未能和家人一起过节的遗憾。“元宵节那天,天公作美,海上风平浪静,空气透视条件好,我见到了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月亮。”

从事地质工作,假期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徐启东已经习以为常,野外科研工作、教学实习和所担负科研任务的室内工作占满了他的寒暑假和周末,“别人的假期,正是我们干活的好日子。”

“很多人认为船上活动范围小,长期在海上会很艰苦,这里有一些误解。”他说,船舶会定期靠港进行燃油、淡水、食品等物资的补给,船上的人员会趁这个时候上岸走一走,转一转,见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海洋找矿勘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1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该区域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长度990公里、宽度290公里。正在进行的大洋第30航次是中国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第一个5年任务(2012年—2016年)的开篇航次。

“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成型的可直接运用的东西,没有现行的规范,需要新的勘查设备,所有的一切都在探索前进,从现在的资源勘查到实质性的商业开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徐启东说。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未来许多的资源需要从海底获取。宣示和维护中国的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此次进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的勘探活动,就是一个国家行使海洋权益的体现。

我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组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发展海洋地质学科的单位之一。目前我校已构建了海洋科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海洋地质与资源为特色的海洋科学研究方向。这次我校徐启东教授参加的大洋一号西南印度洋30航次以及我校姜涛副教授正在参与的南海IODP349航次科考,标志着我校海洋学科扩展到了新的研究地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校在海洋地质与海底资源勘查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将为促进科学利用与合理开发海底资源做出我们的贡献。

(转自地大之声)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