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教育报】为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

——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综述

发表时间:2023-11-21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星星眨着眼,月儿画问号;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彩虹来架桥。童真的心中总有数不尽的“为什么”和奇思妙想。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今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各地各部门和中小学全力探索,推进科学教育发展,务求取得实效。

做好加法助力“双减”

“滚铁环是利用了稳定重心的原理,铁环滚动的方向和持续性都取决于手腕的力度。”“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竹蜻蜓升上天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在湖南省科技馆参加“老游戏、大科学”活动的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并明确,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为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湖南省专门制定实施方案,强化保障,统筹专项资金29.6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设施建设和维修,校园里,一、二年级增设“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至八年级单列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拓展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推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像湖南这样的探索在各地接续涌现。加强科学教育成为更好助力“双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广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广西打造“科创筑梦”线上平台,实现813所乡村学校、10万名师生共享优质科普资源,研发200多项科学课资源包,服务全区近2000所学校,开设3000余门科学课程,并在“一带一路”沿线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推广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探索高校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模式。该校依托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9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积极举办“i科学”公益行动、科学嘉年华、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及科研教学设施,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5年来,两万余名大学生走进乡村中小学开展公益科普。

上海科技馆加快优质资源整合,推出“科普进五个新城”,整合全市资源并精准输送到各个区的学校、社区中。上海科技馆还和故宫、敦煌研究院等场馆合作推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系列课程,创造多样教育体验。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就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手脑并用、开展科学创新活动的机会。”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接下来,要持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增强实验环节,强化以探究为重点的科学教学。

多措并举提质升级

在北京市育英学校,楼道里几名学生围在一起,中间最高的竟是一个“人体模型”。学生正对模型的各个脏器“下手”。

这样不怕把教具弄坏吗?育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于会祥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育英学校提倡“教具宁肯用坏,不能放坏,更不要担心学生破坏”。学校为学生创设了科技苑,共有30余件科技互动室外实验装置,同时还建设了30余间综合科学创意实践教室。“要让学生无论在科技苑还是在教学楼,都能随时动手探究实践,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不断提升科学素养。”于会祥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谆谆嘱托,激励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意见》中可以看到提质路径。《意见》明确,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实验课规定动作,并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队”已经开始行动。

2002年起,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开展“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走进大中小学。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力实施“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推动科普资源向科学教育资源转化。中国科学院联合教育部,打造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公开课,已推出的90节课程网络直播观看量超1.6亿人次。今年,又以“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推动“科学与中国”再出发,让更多中小学生与院士面对面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动全国科技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工作者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四大系统,开展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进校园、科教资源进校园、科技活动进校园、学校学生进科技场馆和教师科学素质提升五大行动。2022、2023年发布推广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培养模式通知,部署开展省级“英才计划”和高校科学营。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整合相关资源与项目,共同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夯实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师资基础。

上述举措力度之大,从2023年下半年的培训安排上可见一斑。7月中旬到8月下旬,依托12所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方分院及院属单位,12期“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在12个城市举办;7月中旬至8月中旬,启动“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8月中旬到9月下旬,启动重点科普活动骨干教师交流活动……

科学教育提质升级已进入快车道。

各方合力打造特色教育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

这是航天员王亚平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作为神舟十号乘组成员的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共同支持下,“天宫课堂”授课频次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后的保留项目,在千万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凝聚合力,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2023年“全国科技教育乡村行”走进云南省的活动中,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武汉)教授徐世球把科学演绎成“舞台剧”,点燃了在场学生的科技热情;在海底深处的奥秘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400航次“船—岸连线”科普直播课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健和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彦成通过直播,带领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岩芯钻取、处理、分析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自然资源部每年举办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微视频大赛、优秀科普图书评选推介等活动,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等主题日,面向中小学生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自然资源部还聘任了66位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与科技部联合命名了32家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为中小学科学实践提供支持。

越来越多的力量与智慧汇集,为中小学生打开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

全国妇联联合多部门启动“科普进万家行动”,邀请院士、航天员为家长和儿童讲授科普知识,吸引1000多万人次参与;联合中国科协开展“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覆盖26个省份211个市县;与教育部共同推出“科学教育·开启探索者成长之旅”等系列课程,吸引线上线下200余万人次观看。

共青团中央大力加强少先队员科学教育,在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程中,专门安排科技类专题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在全国500余家科技场馆开展“科学(家)故事我来讲——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在校内外广泛开展“红领巾科技小社团”“争当创新小达人”等实践活动,组织少先队员积极参与丰富的科技体验活动。

链接:《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原载《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15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