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再奇 傅安洲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党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保障。我们要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智慧,并加快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思想指引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年学生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九个坚持”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学校是“教育人民”的重要场所,思政课是“教育人民”的关键课程。要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之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面。要首位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努力把这门课讲得透彻、鲜活、生动、具体,让学生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从何处寻,不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激励学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思政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实践保障
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实践过程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从政治上、环境上、理论上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撑。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和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既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持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才能保证思政课改革创新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从而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想育人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目标与社会主流舆论同向而行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校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立足新时代,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重要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更好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学转化,助力思政课教师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加快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阵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入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当前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
全面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思政课课程内容相融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就需要着力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结合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和特点,深入开展研究探讨和集体备课,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融入思政课课程内容。在课堂讲授中,要重点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等重难点知识进行讲授和分析论证,着力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时效性。
全面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保障。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抓紧抓好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组织各类思政课教师培训,让思政课教师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提升思政课改革创新能力素养,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文化自信的人讲出文化自信。坚持开门办思政,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汪再奇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傅安洲系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武汉]原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链接:《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原载《中国教育报》2024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