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师德模范沈传波:以身立教 学生如沐春风里

发表时间:2022-04-20     点击:次     编辑:庞伟红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庞伟红)“沈老师,您知道您和星星的区别吗?星星点亮了夜空,而您照亮了我的未来。”这是2019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成都市金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王佳宁写给导师沈传波的一句谢言。


沈传波是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教授,他至情至性、孜孜以求。在教学上,他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严谨治学、认真施教;在学术上,他高中时便立下远大志向,20余年潜心钻研、锐意创新,努力为祖国寻找矿藏;在生活中,他以身立教,爱生如子、百般呵护,教会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


“选择我所热爱的,坚持我所选择的”。近日,因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表现,沈传波被评为校首届师德模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


与地大结缘 立志为祖国寻找油气


1995年,还在潜江中学读高二的沈传波无意间在《湖北日报》看到一篇人物报道,报道整版聚焦地大“娃娃”教授郝芳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先进事迹,他深受触动。也就是在这篇报道中,沈传波了解到,祖国西部有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急需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当时整体勘探程度低,他觉得,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工作,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他提笔给郝芳教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要学习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为祖国寻找油气资源的意愿。郝芳教授回信,对沈传波的志愿大加赞赏,鼓励他报考地大,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就这样,为祖国寻找油气的梦想在沈传波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1997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以高出地大4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石油地质系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正式开启了他的油气地质之路。


 

科学研究是沈传波自高中时代起就为自己选定的人生方向。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毕业留校,他已经在地大校园里走过25年。“耐得住做学术的寂寞,吃得了搞科研的苦头”是他秉持的科研态度。自2006年留校工作以来,他长期从事石油构造分析和油气成藏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是湖北省构造—成藏年代学自然科学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沈传波带领科研团队面向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聚焦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油气来源和成藏时间开展研究工作。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


因科研成果突出,沈传波入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曾获得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如今,沈传波逐渐成长为油气成藏年代学青年学者,他不断用知识铸就石油地质的基石,为年少时立下的志向不断努力着、奋斗着。


 以身立教  用行动诠释教师之美

 

沈传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大学教师。“育人立德,求实问真”是沈传波常常用于勉励自己的座右铭。从教16年来,他一直秉承着以身立教的理念,用行动诠释“最美”教师,细致、严谨又幽默的教学方式,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子。


沈传波始终认为,学生和老师间的关系应当是 “亦师亦友”,这既有传道授业的那份庄重,又不失促膝长谈的那份随和,而他特有的“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更容易达成“传”和“授”之目的。


 

授课时的沈传波很“活”很认真。沈传波先后讲授了《资源导论》《石油勘探构造分析》《地热学基础》《含油气盆地分析》《能源矿产勘查理论与前沿》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他积极倡导以“问题驱使、目标导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将传统授课模式与小组讨论、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他的课堂中,学生们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何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021174班金玉林回忆,沈传波上课永远饱含激情,一些枯燥单调的构造演化过程,如威尔逊旋回、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等,在他的课堂上显得浅显易懂,就好像“一个小孩长大、叛逆、成熟”那么自然有趣。


 

野外实践教学中,沈传波很“潮”很幽默。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野外的地质现象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采用“互动式教学+专业软件辅助”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交流、探讨,然后结合讲解并借助专业地质软件和移动端应用进行演示,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野外的实习环境往往比较艰苦,沈传波常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求,用幽默风趣的方式鼓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发现地质之美。曾和沈传波出过野外的021144班张毅同学说,一个半月的周口店地质实习中,沈老师会仔细地跟我们讲解典型的地质现象,帮助我们建立起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模式,并鼓励我们进行自主讲解,在实践中领悟地球科学的魅力。实习之余,沈老师经常到我们宿舍与我们谈心,解答我们实习、生活的疑惑,甚至会记得我们班部分同学的外号,让大家感觉和老师之间没有丝毫的距离感。


爱生如子  呵护青年全面成长

 

好老师能够感染学生的不仅仅是其渊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细节。沈传波总是以一种亲和的态度待人,能够以积极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他都能以幽默的态度和发展的视角去引导、去鼓励。

 

 

2021年,本科生万晓帆团队备战“挑战杯”省赛时,导师沈传波从作品定题、孵化打磨、路演布展等方面,耐心细心地指导。足足两个多月,沈传波每隔两三天都会抽出时间,关切团队遇到的困难并给出建议,精益求精地修改作品,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标记出来。“挑战杯对我来说是一次历练,我曾感到疲惫与灰心,但沈老师的点拨都让我找到自信”,万晓帆说,每每我沮丧时,沈老师都会在群里给我们留言鼓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努力加油,你们肯定能行的”,这些鼓励让团队顺利进入了“挑战杯”的国赛。


沈传波连续12年担任班主任,没有缺席班级的一次班会,他充分把握每一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对话的机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大家的困难。据021066班班长周俊林回忆,沈传波非常关心班级建设,特别关心班级贫困学生,一方面与班干部研究学校贫困生政策,另一方面找贫困学生交心。为了不伤害贫困生的自尊心,沈传波要求班级干部努力搞好班级建设评奖评优,用集体奖励充当班费,同时以班集体为单位,以党员为先锋在学校做勤工俭学,帮助院系打扫实验室、配合精品课程录像等活动获得班级经费。在不够开支的时候,他还拿出工资补充班费和活动经费,而当时沈传波刚工作,也没有什么积蓄,去德国做访问学者前,他专门留下3000多元活动经费,解决班级的班费问题

 

 

沈传波对学生是出了名的好。有同学住院,他和妻子去医院多次探望,悄悄将慰问金放到果篮里;有学生参加科技论文报告会,他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分析样品、处理数据;有学生要去边远地区支教,他鼓励学生用一年时间去做一件不后悔的事,知道学生在乡下生活清苦,还提供生活补贴,“和沈老师相处,让人如沐春风”,这是学生对沈传波的评价。


品格传承 鼓励学生走出去走下去   


“一定要走出去,但出去一定要走回来。”这沈传波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沈传波在读本科时,一次讲座扩大了他的国际视野,并让他终身受益。后来他赴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深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追求卓越精神的重要性。


 

沈传波认为,具有多学科的科研背景,更有利于学生们取得科研突破,为此他常常鼓励学生参加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地球物理和工程地质等方面的交流和学习。为了加强多元化学术和科研背景历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一流人才,沈传波积极推荐学生到国际最前沿的科研团队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深造。



2019届硕士毕业生李凯目前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攻读博士,谈及导师沈传波,他充满感激:“沈老师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人才,鼓励我们大胆走出去。在我申请公派攻博的过程中,沈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提供国外院校及导师选择方面的建议,并大力推荐,也在百忙之中对我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多轮细致的修改,帮助我顺利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


2021年,沈传波老师团队有1名青年教师和3名博士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曾经出国深造的学生葛翔与刘泽阳均已回国,葛翔回到母校任教,刘泽阳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践行了导师“走出去走回来”的叮嘱。


沈传波不仅希望学生走出去,也鼓励学生走下去,“走出去是为了更优秀,回来报效祖国,而走下去,更是祖国所需要的”。


在田间地头,成都市2019届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金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驻村干部王佳宁,正在向当地居民们宣讲国家的自然资源政策,毕业两年时间,她已成长为一名干练的基层女干部。“是沈老师带领着我叩开了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的大门,也是沈老师鼓励我走上了建设基层、服务基层的道路。”沈传波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在他的支持下,王佳宁参加支教、应聘社区书记助理,并最终选择了前往西部基层工作。而这一切,都缘于沈传波在她心头埋下的那一颗理想信念的种子。


“带着专业知识到基层历练,怀揣报国梦想为人民服务,遵循你的初心前进,老师永远支持你!”石家庄市2021届选调生史邵贤最难忘的就是在面临人生路上的重要选择时,与导师沈传波的深夜长谈,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了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温暖与真情,是我们从沈老师身上学习到的宝贵财富,我们也会将这份爱在为人民、为国家的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继续传递下去。”(图片由受访人提供,部分由刘梓琪拍摄 审稿 陈华文

 

最新动态